一,不注重水質,只關心治病
許多魚友在飼養金魚過程中,只要發現了愛魚得病。立刻開始上網查詢各種的魚病治療方法。然而在網上介紹魚病治療方法的,常常是很多我們根本就看不懂的藥品和用量,能提到改善水質的用語卻是少之又少。
對此,我們的觀點就是:想要治療魚病首先我們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改善水質。因為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魚病都是與水質有關,并且如果你的水質已經渾濁不清,那你又怎能正確的判斷出魚病呢?
二,胡亂下藥,多重下藥。
關于胡亂下藥的問題,怕是大多數魚友都能遇到,包括很多老手也是經常犯這個毛病。這個毛病會導致兩個結局:
1,魚病治好了,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種藥給治好的,下次遇到同樣的疾病,還照樣是不知該下啥藥?
2,把魚給治死了,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要么把所有的藥一票否決,要么干脆失去了養魚的信心,最終的結果就是下次養魚還照樣子會把魚給治死,或者干脆不養了。
那么,針對這兩種極端的錯誤做法,我們怎么去改善呢?第一點就不必說了,加強過濾,適當換水,想盡一切辦法改善水質就是了。
對于第二點,想要給魚友們幾點建議;
第一點,如果你是真正的愛魚之人,敬請你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觀察一下你的愛魚,因為預防永遠大于治療。
第二點,保持良好的水質永遠是能夠養好觀賞魚的基礎功課,定時定量換水和定時定量喂食這兩樣工作一定要做好。
第三點,無論是哪種魚病,最多下兩種藥永遠不要超過三種,以我們的經驗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魚病,兩種魚藥基本上都能夠輕松搞定。
第四點,既要懂得下藥,也要懂得撤藥。當我們在下藥之后魚兒的疾病沒有好轉,首先我們要做的是適當的換水把以前的藥物稀釋出來,然后再去選擇新藥,這樣子總比你再下新藥,魚兒的死亡率反而要低得多。
第五點,怎么知道下藥過量或者是藥物中毒?很簡單,就一條:只要是下藥之后的三五天內,你的魚兒身上出現了大片的黑斑,基本上就可以證明你的魚兒已經是藥物中毒了,需要立即停藥及時換水稀釋。
第六點,盡量選擇藥效溫和的廣譜抗菌類藥物治療,不要去選擇含汞類,孔雀石綠類的毒性很大的藥物去治療魚病。